中考调剂的含义
可能出现你所报的志愿学校都招满了,但其他学校未招满的情况。
如果你服从调剂,其他未招满学校会录取你。
如果你不服从调剂,就没有学校录取你。会出现高分落榜的后果。
中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进你填的学校,教委会进行调剂,也就是让你去那些招生没招满的学校,这就是中考调剂。
中考调剂对中考有什么影响
虽然各个高中分数切线已出,但因为涉及到各地的招生政策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生源问题,实际的录取分数线会有所改变。志愿中“是否服从调剂”是为了当录取分数线比切线高时,你的分数不能上你所报考的学校,询问你是否愿意报考其他与你原来所报学校同等类型的学校。为了使报考的志愿表不“流标”,一般都填“是”。
中考志愿填报最佳方法
1、根据预估的成绩及相关招生政策来筛选合适的目标学校;
2、根据目标学校的近年分数线,有梯度地进行填报;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填报的志愿一定要合理,有梯度,建议按照“一冲、二稳、三保底”的原则进行填报,即第一志愿可以冲自己理想的学校,第二志愿可以填报最有把握考上的学校,第三志愿填报保底志愿,确保自己能够被一所高中学校录取。
中考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的任务很繁重,初三下学期一定要用有限的时间争取成绩的最大提升。
填志愿考生会犯四点“常规错误”
误读政策,对志愿表没吃透
在目前的中考志愿表中,家长和学生对于志愿表中的一些栏目了解得不够透彻,只能说个大概,到了填报志愿时,他们弄不清楚“零志愿”和“名额分配法”有何区别,“提前录取”到底需要学生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填报。这些问题表明家长和学生对中考志愿表还没有完全吃透,或是一知半解,导致了在填报志愿时容易错失对学生最有利的填报方式。
三心二意,志愿表每日一变
有些家长和学生今天决定按照这样的顺序填报学校,但到了第二天又会反悔,重新安排填报的次序,第三天看了志愿表又觉得这样填也不妥当,又选择提笔修改,反反复复地改动志愿表。这样“每日一变”的填报现象在家长和学生中也不少见,越是到了最后要交志愿表的时候,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斗争就越是激烈,到最后自己也被搞糊涂了,到底如何填写才是最适合的。
其实,家长和孩子的这种举动体现了他们对中考的紧张情绪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到了填报志愿时,每个学生的手上都应该有几个重要的数据,初三“一模”、“二模”考的年级和全区排名,各个年级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和大致在班中的位置等,从这些入手,结合近年来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自己所在初中学校的升学率,就可以大致地规划出自己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和失常发挥时能考取的学校。
在填报志愿时要科学和谨慎,考虑到方方面面,一旦定下志愿就不要轻易地做更改,这样多次更改对学生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而定下志愿表后,也可以使得他们尽早有一个更明确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互相攀比,好友“团报”学校
据徐天兵说,这个现象是造成填报志愿混乱最大的原因之一。当每年填报志愿时节来临时,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学生就会聚在一起聊聊自己将会填报哪些学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平时关系比较好,不舍得毕业后各自分开、前往不同高中学校就读,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商量着报考相同的学校;也有些男生甚至会因为某些高中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好,就决定“团报”该校。有时老师在看了志愿表草表后,得知学生填报的原因时哭笑不得。
当然,填报志愿时需要参考自己的兴趣爱好,但这只是参考的因素之一,如学生偏理科,可以选择一所以理科见长的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不错,就可以填报一个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
家长包办,意见不统一
如今初中生的家长自身文化程度比起以往的家长高了不少,但在填报志愿时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和趋势:个别家长习惯性地用他们当年填报时的经验和教训来引导孩子眼下的填报,殊不知每年的中招政策都会有细微的调整,就更不用说那么多年下来,政策的调整和变化还是十分明显的,以往的很多经验是完全不适用于如今填报“规矩”的。如:今年不少区县都取消了择校,又如现在志愿表中的“提前志愿录取”、“名额分配”、“中高职贯通”等都是近年来的新兴产物,家长如果再用“我当初是怎样填报”的这种想法来指导孩子恐怕有点不合时宜了。
小编总结
现在距离同学们中考还有一段时间,中考前还是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理,不要把中考当做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可以将这场考试看做是自己升学路上的垫脚石,只有通过中考之后才可以去到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这不过是大家人生的必经之路而已。况且就算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好,也是可以进行复读的,大家依旧有很多的选择。